优化充电站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广州市2022年新增建成充电桩超过3000个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6-27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停车场设施配建标准,既有停车位安装充电设施的,免予办理规划、用地、建设许可手续,督促物业服务企业配合充电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所有小区和经营性停车场充电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客运枢纽等区域充电桩(站)建设,2022年新增建成公共充电桩超过3000个。
优化充电站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广州市2022年新增建成充电桩超过3000个
【概要描述】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停车场设施配建标准,既有停车位安装充电设施的,免予办理规划、用地、建设许可手续,督促物业服务企业配合充电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所有小区和经营性停车场充电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客运枢纽等区域充电桩(站)建设,2022年新增建成公共充电桩超过3000个。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6-27
- 访问量:0
近日,广州市出台的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加快发挥更大政策效应,重点提到大力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停车场设施配建标准,既有停车位安装充电设施的,免予办理规划、用地、建设许可手续,督促物业服务企业配合充电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所有小区和经营性停车场充电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客运枢纽等区域充电桩(站)建设,2022年新增建成公共充电桩超过3000个。
广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
《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推动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及省实施方案在我市落地落实,结合深化实施2022年以来我市出台的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加快发挥更大政策效应,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三、稳投资促消费政策
(十三)加快推进市重点项目建设。
52.出台实施2022年狠抓目标落实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工作方案,每周调度,每月通报,加大投资运行预测预警。
53.成立市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按照近期能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原则梳理提出重点保障项目清单,优化项目审批环节和时序,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优化上下联动机制,提速增效开展项目审批。
54.落实好《广州市推进重大项目稳投资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方案》,充分发挥9个分领域重大项目专项工作小组作用,分领域对重大项目开展清单化管理,实施“挂图作战”。督促各区建立完善本区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狠抓各自关键项目建设。市1583个“攻城拔寨”项目按照“上半年完成年度投资60%左右,计划新开工项目大部分上半年动工、9月底前全部动工”目标,全力加快建设。增补一批项目纳入2022年市“攻城拔寨”计划统筹实施,推动一批项目尽快启动建设。
55.严格落实各区重点项目征地拆迁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由区主要领导亲自督导协调,建立工作专班,加快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征拆交地及配套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
56.指导项目单位按程序抓紧开展树木保护专章、专家论证公示等审查论证工作并依法依规提高审批效率。
57.加快研究我市超高层建筑相关贯彻落实措施,做好相关指引,优化超高层建筑审批流程。
58.在国家批准我省生态保护红线成果前,建设项目涉及占用生态保护红线(陆域)且在用地预审时已组织开展不可避让论证的,用地报批时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类型不变且面积不超过预审占用面积10%,原则上可不再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论证。全力推动重点项目纳入省关键项目,所需用地用林指标提请省层面加快协调解决。
59.依法依规实施建设项目豁免环评手续、告知承诺制审批、简化环评编制内容等措施;对具备开工条件且有条件尽快开工的建设项目,先行受理环评,组织开展技术审查等工作,待要件完成后予以批复。
(十四)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
60.2022年再开工一批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重大水资源配置、骨干防洪减灾等项目,切实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重点推动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广州段)和广州北江引水工程加快建设,力争南沙区万顷沙、缸瓦沙联围防洪(潮)安全系统提升工程二期—洪奇沥水道、下横沥水道外江碧道建设工程等一批年度计划外的水务项目开工。落实省农村集中供水激励奖补政策,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提质改造工程。
61.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项目立项审批、为尽快开工建设奠定基础。推动南沙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等水务项目开工。
(十五)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62.抓紧启动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批,对纳入规划的交通项目,进一步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优化审批程序,抓紧推动上马实施,确保应开尽开、能开尽开。
63.加快广湛高铁、广汕汕高铁、广佛环线、广花城际、芳白城际等项目建设,推进广州铁路枢纽能级提升工程、广珠(澳)高铁、广河高铁、广佛江珠城际、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等轨道项目,助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64.加快白云机场三期扩建等重大机场项目建设。加快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建设,推动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工程尽快开工,加快开展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前期工作。
65.加快增天高速、从埔高速等项目进度,推动狮子洋通道、海珠湾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抓紧推进北二环高速改扩建工程等前期工作。继续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年度新改建农村公路28公里。
66.推动地铁10、11、12号线等10个地铁项目和黄埔有轨电车2号线加快施工,力争上半年轨道交通“攻城拔寨”项目完成投资390亿元,全年超800亿元。
(十六)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67.在城市老旧管网改造等工作中协同推进管廊建设,在城市新区根据功能需求积极发展干、支线管廊,合理布局管廊系统,统筹各类管线敷设。
68.落实入廊收费政策,多措并举解决投融资受阻问题,推动实施一批具备条件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十七)全力推进工业投资。
69.推动一批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力争一批新项目落地建设,积极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储备,推动全年工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推动黄埔、番禺、南沙等重点工业区加快新建、改建一批标准化厂房,为优质成长型制造业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空间。
70.进一步加大技改力度,制定广州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导目录,对列入目录的技改项目、技改资金优先扶持,加快推动800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年新增56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十八)全力稳定房地产投资。
71.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13万套。
72.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健康发展,优化挂牌住宅用地供地时序和区域分布结构,加快去化周期较短区域新建商品住房项目上市供应,加大对刚需和改善性购房需求的支持。
(十九)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
73.密切跟踪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有针对性抓紧谋划储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做深做实前期工作。衔接推进国家、省“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涉穗项目的建设实施工作,优化审批程序、加大金融支持、优先配置要素指标,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
74.落实市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重点领域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组建广州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试点。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支持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合理扩大融资规模,重点投向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项目。
75.支持攻关突破关键基础产品和技术,在供应链产业链招投标项目中对大中小企业联合体给予倾斜,鼓励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攻关。组织开展重点产业链供需合作对接系列活动,引导“链主”企业、大型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发布产品和服务需求计划。推动市内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6.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发展信创产业,提升信创产品和服务在党政机关日常办公、业务系统和重要基础设施应用的广度深度。进一步发挥广州信创联盟作用,构建标准统一的信创保障服务体系,搭建全链条信创生态发布和供需对接渠道,形成集群规模效应。
77.鼓励民间投资以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为重点,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运用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等多种方式,提升基础设施、社会民生补短板项目对民间投资的吸引力。常态化推介对民间资本有吸引力的项目。梳理发布一批应用场景、投资机会,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有利于国计民生领域。
(二十)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78.落实省《平台企业经营者合规指引》,促进企业合法依规经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中小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公平竞争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积极争取创建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进一步优化服务机制,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维权指导工作,积极推进公平竞争集中审查试点,指导、协助平台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及各种合法权益,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
79.充分发挥平台经济的稳就业作用,稳定平台企业及其共生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预期,以平台企业发展带动中小微企业纾困。成立市加快电商平台提质增量工作专班,落实省有关政策,鼓励电商平台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网店押金、宣传推广等费用,并提供流量支持等服务。
80.引导平台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做好防疫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保供“最后一公里”的线上线下联动,将相关平台企业纳入保供企业白名单。鼓励平台企业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芯片等领域技术研发突破。
(二十一)加大促消费力度。
81.紧跟全国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机遇,推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任务清单落实落细。鼓励采取多种手段开展促消费活动,谋划节假日消费活动,开展“Young(羊)城Yeah(夜)市”“家电焕新季”等促销活动,配合商务部启动2022年“中华美食荟”暨粤港澳大湾区美食嘉年华。发动金融机构、餐饮电商平台、餐饮企业持续开展餐饮促销活动,推动各类促销活动适当向实体店消费倾斜。打造广州特色网络直播主题促销活动,举办直播电商节,实施直播电商“个十百千万”工程。鼓励各区发放消费券、惠民券等,用于零售、餐饮、文旅、住宿、体育领域消费,活跃消费市场。
82.激活消费市场氛围。支持精品书店、文博场馆、影院剧场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在符合城市管理有关规定前提下,支持各区以划定区域等方式扩大外摆经营场所,允许经营者适度拓展经营场地。
83.宣传落实好省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政策,对报废或转出个人名下广东号牌旧车,同时在市内购买以旧换新推广车型新车并在市内上牌的给予3000—10000元补贴;鼓励购置新能源汽车,对个人消费者2022年6月30日前在省内购买以旧换新推广车型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新车,给予8000元/辆补贴。加快出台实施我市个人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全面落实对一定排量以下乘用车减征车辆购置税的支持政策。办好汽车消费节,联合银联开展“羊城欢乐购”汽车专题促销。
84.进一步优化汽车使用管理,做好节能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和临时放宽节能车增量指标申请条件工作,不新出台限制汽车购买的措施。全面实施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全国“一证通办”措施,放宽流动人口在我市购车条件。全面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在用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可以互迁”政策在2023年6月30日到期后继续执行。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规定,积极推动在具备条件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经销企业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落实从事二手车经销的纳税人销售其收购的二手车,增值税由2%减按0.5%征收的政策,加快二手车流通。开展汽车整车平行进口业务,衔接落实国家关于完善平行进口汽车环保信息公开制度的要求。对皮卡车进城实施精细化管理,研究进一步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
85.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停车场设施配建标准,既有停车位安装充电设施的,免予办理规划、用地、建设许可手续,督促物业服务企业配合充电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所有小区和经营性停车场充电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客运枢纽等区域充电桩(站)建设,2022年新增建成公共充电桩超过3000个。
86.组织开展家电生产、销售企业推出惠民让利促消费活动,重点鼓励加大对绿色智能家电、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的促销力度,推动我市家电升级换代。采取企业让利一点、政府支持一点的激励政策,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和评价机制,加大对家电生产、销售企业的支持力度。
87.鼓励生产端、贸易端、消费端联合促消费。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引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资讯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郑州森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豫ICP备12010000号 营业执照